旅游学院

栏目列表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河南日报】(头版)宋争辉:全力以赴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

时间:2017-05-10 13:55 来源:未知 作者:党建 阅读:

编者按: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党委书记宋争辉教授在今天出版的《河南日报》头版发表了“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全力以赴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署名文章,从“旗帜鲜明讲政治”、“心中有戒严律己”、“主动作为勇担当”、“率先垂范做表率”等四个方面对高校如何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层次解读。他指出,高校党委必须肩负职责、担当使命,把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聚焦关键,特别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深悟透,以党员干部思想到位、行动对标,推进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他结合全国特别是河南高校的分类布局和竞争发展实际,号召师生员工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一件件盯,一件件抓,一件件推进,一件件落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开创高校党建工作和事业发展新局面,以跨越式发展的新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全力以赴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2017年5月4日)

宋争辉

年初以来,我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掀起了新高潮。信阳师院党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及时学习传达上级精神,举行了校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报告会,开办了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全校各基层党组织积极贯彻校党委要求,采取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学习研讨、主题宣讲、分党校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让每一名领导干部、每一名党员都深刻领会全会精神,使《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下文简称《准则》《条例》)成为每一名领导干部、每一名党员的自觉遵循。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担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基本职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工作母机”和“动力源头”,在引领、服务、支撑、驱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关键、使命越来越重要。高校党委必须肩负职责、担当使命,把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聚焦关键,特别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深悟透,以党员干部思想到位、行动对标,推进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以十八届六中全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准则》《条例》为契机,以解决当前影响和阻碍高校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抓手,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推动各项事业新发展,努力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注入新活力、做出新贡献。

旗帜鲜明讲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全党必须讲政治。《准则》指出:“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紧绷讲政治这根弦,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作为最大的政治,作为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在思想上深刻认同核心、在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在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在行动上坚定紧跟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性质决定着高校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第一,讲政治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根本保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办党和人民满意的大学,是高校履行职能、实现使命的前提,也是高校党组织的应尽之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讲政治是端正办学方向的重要前提,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思想基础。高校党委必须忠诚履职,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讲政治,不折不扣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保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高校领导干部要致力成为讲政治的教育家、懂教育的政治家,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自觉把讲政治贯穿到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各方面。要着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大势,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真正把高校建设成为“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民满意的大学。第二,讲政治是履行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人才培养的政治标准,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职能。要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工作,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做到知之深、信之笃、行之实。要紧紧围绕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真情关爱学生,热心帮助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祖国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始终保持政治定力,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干部作风、引领师德建设、引领人才培养,锻造高尚的大学精神、纯洁的校风学风和优秀的校园文化,努力使广大教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传播者,使全体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第三,讲政治是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现实需要。从1895年北洋大学堂算起,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已经走过120余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全国各类高校已达2800多所,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以北大、清华、浙大、复旦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校也在世界一流大学中有了更大的影响力。但整体看来,我国高等教育大而不强,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如何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早日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任务。针对这种发展态势,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以中国特色为统领,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地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双一流”建设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个人生活幸福的新期盼”,对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来讲,既要坚持学科逻辑,又要按照社会需求逻辑,在内涵发展、跨越发展上下功夫,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发展道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必然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中华文化血脉、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高等教育。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强化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才能保证我国高等教育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服务面向发展进步,才能有效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建成世界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加快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放眼全省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发展全局,信阳师院面临的困难还十分艰巨,发展的任务仍十分繁重。只有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才能更好地把干部师生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保持政令畅通、思想统一,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才能把干部师生的行动统一到学校党委的各项具体要求上来,保证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凝聚起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使大家一门心思干工作,心无旁骛抓发展。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进一步涵养信阳师院更加开放、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大学精神,有担当有闯劲有勇气全力以赴朝着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目标奋力迈进!一是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信阳师院党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加强课堂教学、报告会、讲座、论坛、网络管理,绝不给违反宪法和法律的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和场所。作为以教师教育为鲜明办学特色的地方性师范院校,信阳师院始终牢记师范院校的特殊使命,既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更培养“兼济天下”的未来教师、民族复兴的“筑梦人”。近期,学校探索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手段,通过人人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覆盖。具体做法是,既不生硬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不让学生死记硬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条文,而是另辟蹊径,要求每一位学生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选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组词中的1组词为主题词,深入挖掘素材,以文字、图片、视频等为反映形式,缅怀历史,激发爱国热情;立足实际,学习身边典型;展望未来,畅谈理想信念。利用课前十分钟、思政课堂、课外活动等,每人讲述一段小故事,抒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寓教于“微”,把其中精彩的部分编成微信、微博,剪辑制作成“微课”“微电影”,走进思政课堂,走进社团,走进宿舍,走进社区,并利用校园网络、公共微信平台、手机短信、校园视频等,广为传播,让师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和熏陶,增进价值认同,凝聚价值共识。在此基础上,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比赛、微课大赛、微电影大赛,组织开展“践行价值观共筑中国梦”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知行合一,帮助大学生扣好价值观形成的“第一粒扣子”。二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好方向、谋好全局、出好思路、抓好大事、维好稳定、管好干部;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保证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顺利推进、圆满完成。持之以恒抓好理论武装,坚持“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每两周组织一次党委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研讨,采取研学原文、座谈交流、党委书记上党课、邀请专家作报告、观看师生编演红色话剧等形式,增强学习效果。以高举旗帜、坚定信念、践行宗旨为根本,大力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决贯彻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忠实实践者。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不断改造自己,站稳政治立场,坚守政治担当。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双一流”建设需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好干部”标准,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出台《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对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健全和落实联谊交友机制等,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制定并认真执行《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细则》《外国文教专家管理服务办法》,扎实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落实“一岗双责”,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针对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形式化、平淡化和庸俗化现象,正在抓紧制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实施细则,着力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严格执行《准则》和《条例》,把严的意识、严的态度、严的要求、严的标准贯彻党的建设始终,确保各级党组织坚强有力、干部队伍清正廉洁、校风教风学风风清气正。三是坚定不移推动事业发展。学校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信阳师院是一所有着40多年办学历史的本科师范院校,研究生教育也有近20年时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发展还远远没有达到师生的期望和社会的期待。学校既面临新的发展难题,又有很多历史欠账,发展任务非常艰巨。近年来,校党政领导班子不喊不切实际的口号,不回避任何一个发展难题,不错失任何一个发展机遇,埋头苦干,奋发进取,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在融入全国全省“双一流”建设、推动学校跨越发展的过程中,坚持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模式,形成自身特色,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各项工作均取得突出成绩,不少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2017年第三方评价系统公布的两次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信阳师院排名大幅提升,分列全省高校第五位、第八位。虽然大学排名有很多争议,但排名还是从不同角度客观反映了一个大学的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这些都充分说明这几年学校的发展思路举措是对的,干部职工的精神状态是好的,办学成就是显著的。四是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近年来,信阳师院党委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师生,不断增加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提升文明创建水平,蝉联三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大力实施校园环境提升工程,使校园山、水、园、林、路等达到实用、审美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完成了钟秀岭美化工程和桃李园文化长廊建设工程,建成了10多个特色园区和景点;在半亩塘周边等区域分别增设室内外软硬座椅400多套,优化师生学习生活环境;在土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统筹安排,开工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周转房;扩建改造学校幼儿园,积极协调教职工子女进入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小学学习,根本解决了广大教师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

心中有戒严律己

习近平同志指出:“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自警自省、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准则》和《条例》都对党员干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自我约束力提出明确规范和要求。党员干部要提升思想境界,拒绝奢靡浮华,保持平常心态,经常对照党章、《准则》和《条例》检查自己的言行,重操守,守底线,不为“糖衣裹着的炮弹”击倒,不为不法分子“围猎”。要增强自我约束力,慎独慎微。习近平同志强调,为“官”者必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不断增强自律意识、提升道德修养。慎独慎微的品格难能可贵,不是难在利益取舍,而是难在信念觉悟。清代官员叶存仁,做了30余年的官,从不苟取。乾隆年间离任河南巡抚时,手下部属执意送行话别,但送行的船迟迟不发,叶存仁好生纳闷,等至明月高挂,来了一叶小舟,原来是部属临别赠礼,为避人耳目,故意等至夜里。叶存仁十分感慨,赋诗一首:“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将礼物全部送还。叶存仁不是怕别人知道,而是自己心存不安,体现了一种自我约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操守。与古代君子人格相比,我们共产党的干部要有更高的道德要求。“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剖析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犯罪、腐败堕落之路,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自我约束意识,“不矜细行,终累大德”。难以察觉的“温水煮青蛙”现象——一个人对渐变的环境往往会逐步适应,从而失去戒备,进而习以为常,待醒悟过来,却为时已晚!如苏荣、周本顺等腐败案件就证明了这点。党员干部要多一些冷静与稳重,少一点私心和杂念,勤于自省,严以自律,以更强的政治觉悟、党性修养和组织观念,自觉扣紧自我约束的风纪扣,尤其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的警觉,省身克己,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确保“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要加强自身修养,增强非权力因素影响力。非权力因素影响力是由领导者的品德修养、知识水平、生活态度、情感魅力以及自己的工作实绩和表率作用等素质和行为所形成。尽管非权力因素影响力是由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形成的一种自然性影响力,但其影响力却比权力影响力更为广泛和持久。百行以德为首,优秀的道德品质是领导干部最为重要的非权力影响因素。习近平多次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治国先治吏,官清民自安;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犹如高山景行,让人仰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道尽高尚道德品行的强烈感召力。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不仅关系个人荣辱,更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政权的民心向背,关系事业的发展成败。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又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良好的道德素养最能够引起知识分子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并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党员干部要在修身律己上站排头、当标兵,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传承党的优良作风,陶冶道德情操,升华思想境界,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用心涵养为民务实清廉的公仆情怀,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言行引导人、以敬业的精神激励人,用道德的力量赢得师生信任,成就宏伟事业。要摒弃特权思想,审慎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特权思想是滋生腐败的本源,也是脱离群众的总根源。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坚决摒弃特权思想,坚决反对和抵制特权现象。“一时之利,终身之悔”。领导干部如果把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权力攫取个人私利,终将被人民所抛弃。要深刻认识到“权力姓‘公’不姓‘私’”,为民不为己。必须始终把人民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对权力时刻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约束,坚决做到“有权不能任性”,自觉做到为人民掌好权、负好责,用好权、履好职。权力意味着责任、服务和奉献。权力越大,责任越重。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奉献精神,始终把群众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把群众幸福置于个人幸福之前,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高校是传播知识的殿堂,是人类文明的精神高地,也是许多人心目中的“一方净土”,但近年来接连不断查处的高校贪腐案例,让人触目惊心。研究表明,除了基建项目和物资采购外,招生录取、财务管理、科研经费、校办企业、学术诚信等,也是高校腐败问题相对集中的领域。去年省委对全省高校开展的专项巡视,也发现不少突出问题。高校腐败比一般官场贪腐危害更甚,不仅蚕食国家对高校的投入,更败坏教育和学术风气。高校党委要坚守政治担当,引导党员干部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深入持久开展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三重一大”制度,积极推动落实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部门部(处)长办公会议制度。建立完善并认真落实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财务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的监督。坚持依法治校,加强民主管理,推进校务公开。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部门的作用,加大执纪问责力度,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主动作为勇担当

意识到位,行动就会自觉;责任到位,担当就会主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并强调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强调要层层负责、人人担当。各种工作性质人员,都要有担当。《礼记·杂记》曰:“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敢担当、勇作为是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质,是领导干部的使命所在、职责所系。我们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和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资源配置正由分配式向竞争式转变,河南高校正在进行分类布局,信阳师院处在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忠于职守、勇于担当,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加油干。勇于担当就是要积极破解发展难题。信阳师院经过40多年的积累,底蕴深厚,优势颇多,但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如个别干部思想保守,满足现状;内部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活力;高层次人才储备不足,特别是缺乏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物;教学科研资源不能有效满足教学科研工作需要;更名大学和申报博士授权单位工作虽然已启动多年,内涵建设却还显不足等。近年来,学校党委以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为目标,锐意进取、奋发作为,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深化人才强校战略,每年引进60名-80名优秀博士加盟;每年投入1亿元资金,实施“南湖”系列人才奖励计划工程,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设立校长教学质量奖,每两年表彰10名耕耘在教学一线、最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每人奖金10万元,激发教师倾心教学的积极性;构筑教师发展平台,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每年举办教学午餐会、教学沙龙、名师讲堂等活动近40场,参与教师1000余人次;加大科研平台建设,科研投入持续增加,教师做科研积极性空前高涨,2015年、2016年分别获批国家级项目29项、42项,获批项目、奖励和经费连年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省高校前列;2015年成功获批“豫南非金属矿高效利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学校乃至豫南地区省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2016年又获批“河南省茶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微电能源重点实验室”两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深入挖掘根亲文化资源,促进两岸学术交流、文化交融,与闽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积极拓展办学空间,1500亩新校区建设推进顺利等,学校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连年攀升,干部师生奋发向上,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勇于担当就是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唐李世民《帝范·崇文第十二》)确立什么样的工作标准,直接关系到有什么样的工作成效。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目标管理责任制,修订完善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把党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推动发展是第一要务”理念,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同安排部署、一同检查落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以事业发展新成效来检验党的建设成效。每年针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人才引进、学科建设等10个方面的重点工作,高标准拟定学校总体工作目标,然后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各职能部门和学院再细化目标任务,并列出完成各个具体目标任务的质量要求和时限。校党委、校行政集中听取汇报,审定各单位年度目标任务,并逐一点评,发现目标有缺项,给你指出来,让你补起来;目标定低了,让你提起来。就像摘桃子,要踮起脚尖甚至跳起来才能摘到,而不是轻易摘到,以此来挖掘潜力、增加压力。分别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各单项工作考评奖励办法,加大奖励力度,激发活力、增添动力。严格执行学校《处置不作为乱作为领导干部暂行办法》,让缺乏进取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太平官”“清闲官”挪位子丢面子,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浓厚氛围。勇于担当就是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早在2006年,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专栏里发表了一篇名为《抓落实如敲钉子》的文章:“抓落实就好比在墙上敲钉子: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一两下,钉子会掉下来;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担任总书记后,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到“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用“钉钉子”形象地描绘出了共产党人应有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回首近些年来我们收获的每一项成绩,无不是发扬“钉钉子”精神取得的。事实证明,认准的事情,要想取得突出成绩,就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树立信心,坚定恒心,一鼓作气,一抓到底,必然能抓出成效。如果紧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或者遇到困难、受到挫折,就退缩避让、畏葸不前,只能是“沙滩流水不到头”,或半途而废,或功亏一篑。当前,信阳师院的发展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人才引进、博士点建设、新校区建设等许多硬骨头需要一个一个啃、许多充实内涵的硬任务需要一个一个花大力气来完成,尤其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一件件盯,一件件抓,一件件推进,一件件落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惟有如此,才能早日实现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目标。

率先垂范作表率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高校党员干部和教师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要在讲政治、严律己、勇担当上走在前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高校党员干部更要增强标杆意识,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宣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带头贯彻落实《准则》和《条例》。一是要做讲政治的表率。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着党员干部必须讲政治,这既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保证,也是党一以贯之的要求。高校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做讲政治的表率,就是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锤炼政治品格,坚守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担当,严守政治纪律,保持政治定力,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全面履行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增强党的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守兴党之责,真正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就是要把《准则》《条例》把握精、把握准,做到心里时时有纪律、言行处处守规矩,守住“底线”,不越“红线”,远离“高压线”;就是要自觉落实《准则》和《条例》的各项要求,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努力建设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二是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准则》为党员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条例》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纪律底线。两项法规一正一反、相互配套,自律与他律互补、高标准与守底线兼顾,立起了“航标灯”、拉起了“警戒线”。高校党员干部要时常对标《准则》找差距、对照《条例》查风险,不断增强贯彻落实《准则》《条例》的自觉性,始终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时刻以违纪违法案件为反面教材,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检身正己。要严以律己,慎独慎初慎微,对名、权、利等看得透、想得通、放得下,不为私心所扰、不为人情所困、不为利益所惑,练就“金刚不坏之身”。要兢兢业业干事,坦坦荡荡做人,不断增强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不仅管好自己,也要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管好下属、管好家人,经常对身边党员干部多敲打、多提醒,红红脸、出出汗,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多扯袖咬耳,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不仅要承担起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重任,更要承担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努力当好廉洁自律的模范,永葆共产党人的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永葆人民公仆之本色。三是要做勇于担当的表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领导干部必须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事。要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干事,在实干中抢抓机遇,在实干中破解难题,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扎扎实实谋事创业。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一切依靠师生,一切为了师生,只要是有利于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利益的事情,遇到困难和阻力,意志坚强,知难而进,愈挫愈奋,百折不回。要把师生的冷暖放在心上,始终与师生同甘苦、心连心,认真为师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积极解决关系教职工利益的民生问题,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敢于负责的胆识、解决问题的实效赢得组织信赖和师生信任。要信任组织、相信群众,敢于较真碰硬,不怕误解,不怕吃亏,不怕丢票。面对困难和棘手问题,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以“敢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精神,迎难而上,顽强拼搏,攻坚克难。要树立改革创新理念,不吃“别人嚼过的馍”,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措施、创新的方法,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师生检验和历史检验的一流业绩。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贵在践行、重在落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真抓实做、干事创业,勇于担当、全力以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开创高校党建工作和事业发展新局面,以跨越式发展的新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