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的前身是1989年组建的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系。1994年9月,学校开办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同时将地理系更名为旅游系;1998年9月,招收旅游管理四年制本科专业;2001年10月,学校对相关专业进行合并,旅游管理专业并入新成立的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年12月,为拓展发展空间,在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类专业的基础上,成立工商管理学院。2016年11月,为优化专业配置,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上成立旅游学院。
学院拥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2个本科专业,在读本科生977人;旅游管理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旅游电子商务》《酒店公关礼仪》《管理信息系统》《旅游法规》四门课程被评为河南省本科一流课程,《旅游法规》《红色旅游资源鉴赏与开发》被认定为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院拥有旅游管理学术型硕士授权点和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在读研究生78人。
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5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博士24人,博士生导师1人,研究生导师28人,业界导师23人,双师型专任教师14人。拥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 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3人,河南省教学标兵2人,河南省文明教师2名,信阳师范大学“南湖学者”A类和B类资助获得者17人次。
成立7年来,旅游学院建成河南科技智库大别山区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河南省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软科学研究基地、河南省大学生“新文科”校外实践基地、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所、河南省旅游管理虚拟仿真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先后获批各类科研项目172项,其中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文旅部及原国务院扶贫办中标课题10余项,其他省级课题30余项;纵横向经费3500余万元;授权发明专利 19 项;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被 SCI/SSCI/CSSCI/EI 等收录10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7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项,厅级奖励20余项。6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学院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先后与北京、南京、杭州、山东等五A景区、旅游规划公司、旅行社、五星级酒店合作建立20余个实习基地,同开元集团、神州旅创集团、河南旅游集团、信阳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等20多家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实践平台。